众成分享|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实施。反家暴法的颁布打通了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渠道,打破了“法不入家门”的传统禁锢。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众成清泰:精神侵害算家暴。

        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众成清泰:同居关系也适用。

        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众成清泰:“官不究,民不举”,这是我国当前反家暴工作的一大障碍。对此,反家暴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要对报案人的信息保密。

        众成清泰:反家暴法规定,学校、医院、医疗机构、居委会等易发现家暴线索的机构有家暴强制报告义务,并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介入家暴事务,法律借此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即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反家暴法的一大利器,是设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隔离现实危险

        人身安全保护令将反家暴工作从事后惩治变为事前预防。根据反家暴法,当事人若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即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令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措施。反家暴法特别提出,申请人的相关近亲属,也被纳入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

        众成清泰:家庭暴力是许多不同行为所体现的一种共同性,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都是施暴者为了实现对受害人的控制。不管是否具有婚姻关系,只要亲密关系中(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的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均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众成清泰:如果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为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亲自申请人身保护安全令,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委会等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众成清泰:被申请人若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将可能被处以一千元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若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实上,不仅国内,世界范围内家庭暴力都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国不断根据自身国情及特点,探索出一套富有成效的新措施,最大限度内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降低其对社会的危害。


        英国:

        在英国,为应对家庭暴力,设立了“家庭暴力注册簿”,将虐待妻子的人统统记录在案,以便警方和他们日后的新欢核实其过去的劣迹。这是英国政府推出的旨在帮助警方掌握家庭暴力犯罪情况,帮助新结识的伴侣认清对方的一项新举措。加拿大的许多省份,都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和“紧急状况下保护令”,如果妇女受到暴力威胁,随时可以打电话向警察求救,在没有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警察可以破门而入并把丈夫带走,限定一段时间内不许回家,以免其继续虐待妻子,直到警方认为解除暴力威胁为止。


        美国:

        在司法保障方面,人身安全保护令是美国防范家庭暴力、保护受害者的重要行政司法手段。人身安全保护令分三种,分别是紧急保护令、临时保护令和永久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者可在侵害方不在场的情况下向法院提出申请,法官根据证据证词即可发放临时保护令。受害人存在紧急、现实危险的,警方即可联系法院系统发放紧急保护令,全部流程通常只需几个小时。

        再来看看美国在反家暴方面的“行动”。美国关于家暴的法律判罚相当严厉。父母出于管教的目的动手打了孩子,如果被邻居报警也会遭到逮捕。因为家庭暴力属于由政府起诉的公诉罪,一旦报警就无法撤销起诉。在加利福尼亚州,家庭暴力的适用对象不仅限于夫妻之间,也包括同居者以及曾经同居生子的男女。不管家庭暴力犯罪的程度和影响如何,警察都会将施暴者逮捕送进监狱,而保释金会高达5万美元。


        加拿大:

        为了防止在家庭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少年儿童对暴力行为的模仿,加拿大各社区学校安排有关课程,使孩子们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为了对受害者提供精神和生活方面的支持,加拿大政府可通过在社区设立避难所的方式给急于摆脱暴力环境的妇女提供紧急援助,直到她们找到安全住所为止。必要时,提供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咨询。在可能情况下也给有暴力倾向的施暴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它戒备森严,始终置于警方的保护之下,施暴者无法接近,受害者的心理和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加拿大关于反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材料随处可见。如埃德蒙顿一个组织在《家庭暴力》的小册子中对于什么是家庭暴力的定义和性质作了说明,并公布紧急求助电话以及社区服务热线和避难所电话。这种无孔不入的宣传给妇女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一旦面临暴力威胁,她们知道如何应对,并能以最为快捷的方式获得帮助。

        

        澳洲:

        此外,澳大利亚法律不断细化对家暴具体表现的定义。为了加强对儿童的保护,法律还规定让儿童听到或目击家庭暴力行为,或将儿童置于各种暴力行为的影响之下也是一种家庭暴力,法律都明确予以制止。


        遭受家暴时,积极应对,不要沉默,按实际情况选择反抗、求助。遭遇家暴后,注意保留与搜集证据

        对案发现场及身体受伤部位进行拍照、录像。

        及时到医院就诊,保留就诊记录;必要时,可进行伤情鉴定。

        如果施暴人出具了不再施暴的承诺书,注意留存。.

        遭受家庭暴力,可以向公安、妇联、村(居)委会、法律援助机构、法院、受害人工作单位、加害人工作单位、社会组织、医院、人民调解组织等求助。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大力宣传反家庭暴力法,并且引导家庭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勇于对家庭暴力说“不”,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建设

        引导树立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