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司法公正”圆桌会议在京举办

        为了促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能够获得有效法律援助,使得“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可以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切实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有效地减少和预防重新犯罪。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司法桥梁、北大法律援助协会于2007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青少年与司法公正”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就“司法公正内涵与青少年权利”、“青少年权利视角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在司法架构下法官、检察官、律师有何作为”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最高人民检察院少年刑事检察处处长刘雅清、两岸著名的“法官妈妈”尚秀云、谢启大,国际司法桥梁中国项目主任章凝华(Jennifer Smith),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陈瑞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卢建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柳华文、王雪梅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席小华教授等对青少年权利和青少年司法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及部分热心于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律师出席,并作了精彩演讲和讨论。12月3日至9日正值由团中央、中央综治办、司法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行动——2007年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正式启动,为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也积极参与筹备会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桂明主持了该圆桌会议。

        与会专家认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都有显著差异,应该有独立的司法程序,现行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特有的规定还非常有限,但是在未成年人司法领域的改革,各地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促进了整个司法领域的改革。专家们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呼吁全社会能够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将童年作为一个有独立价值的人生阶段,呼吁更多的律师能投入到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律援助中,从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的警察、检察官、法官能够以先给孩子一个申辩和发言的机会、再开展“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工作,并在未成年人案件中投入极大的爱心,切实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使这些孩子得到关爱和保护,切实有效地减少和预防重新犯罪。

        据悉,国际司法桥梁(IBJ)是一个非营利非政府组织,2000年,由美国一些学者、律师和商界领袖联合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同年,在中国设立办公室,分别位于北京和安徽合肥,北京办公室的地址位于海淀区苏州街。国际司法桥梁致力于通过提供务实的法律培训、物资帮助以及对中国刑事辩护律师提供援助等方式来维护公平有效的刑事司法制度。IBJ同中国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全国律协、著名的学术机构, 如: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合作, 对中国的法律援助律师提供培训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