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德州日报》及德州新闻网刊登记者专访文章《关爱留守儿童需全社会协作》,德州市政协委员、市律师协会会长、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主任艾宪松接受采访,就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从法律角度发表看法。文章内容如下:
关爱留守儿童需全社会协作
本报记者 马乐 本报通讯员 张婧 董玉龙 崔珠峰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10.84万人,其中父母双方外出3.15万人,一方外出的7.69万人。近年来,我市积极建立留守儿童托管服务阵地,建立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建立“四点半”学校,实现村校配合、无缝对接、关爱全覆盖。同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将全部留守儿童纳入关爱视线。
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杨旭博介绍,政府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主体,各成员单位从自身职能出发,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构建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家庭“五位一体”的关爱服务责任体系。“明年我们仍将重点建设‘四点半’学校,依托该项目开展文体活动、进行课业辅导、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和心理健康。 ”
市政协委员、夏津一中副校长宋明旺表示,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校除了给予孩子公平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外,还可以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同时,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除了生存和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我接触过一些孩子,他们都存在性格孤僻、好动等问题。 ”市人大代表、禹城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于海玲介绍。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祖辈虽能照顾孩子的生活,但是对于心理发展却容易忽视。她建议全社会应当对留守儿童进行“去标签化”,让他们感受到更多平等。同时,对留守儿童主动及时跟踪和疏导,倾听孩子诉说,体会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产生的心理变化。
关注留守儿童,还要在法律方面下功夫。市政协委员、市律师协会会长、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艾宪松建议,推进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制副校长”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组织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村、学校、社区等,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简化立案手续,优先立案,畅通留守儿童维权通道。此外,依法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儿童犯罪,从重从快审理,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